拟红长蝽

Lygaeus vicarius   Kiritschenko
   

  14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成虫:体长8.6—10.7毫米,宽3.3—3.8毫米。长椭圆形,红色,具黑斑。头部、复眼、触角黑色。多数个体在头顶基部中央有一不很清晰的深土黄色圆斑。喙黑色,第1节基部微红,伸达后足基节前方。前胸背板红色,前缘黑,并在中线两侧突出呈2个舌形大黑斑,基部在中线两侧各有一近半圆形大黑斑。小盾片黑色,其上“T”形脊隆拱、明显。爪片基半部红色,端半黑褐,在靠中后部的位置有1卵圆形大黑斑。前翅革片红色,靠端部有1个斜置的近长方形大黑斑。膜片黑色,端部色略淡。胸部腹面及足黑色。腹部腹面红,第2腹节中央黑色,第3—6节腹中线两侧靠前缘各有1个大黑斑,气门及其上外方黑色,第7腹节大部分黑色,生殖节亦黑。
若虫:老龄若虫长椭圆形,长7.2毫米,宽3.3毫米左右。红色。全体被粗硬且较长的刚毛。头部、复眼、触角黑色。头部腹面深红褐至黑色。喙黑,第1节基部微红。前胸背板红色,侧缘及后缘均较直,胝区前后凹陷,皱刻明显,后部有1深凹的横沟,沟后为中纵线所分开的大黑斑。小盾片近正三角形,黑褐色,中纵线界限模糊,深红色。翅芽黑,伸达第3腹节近后缘。胸部腹面红色。各足黑,基节、基节臼周围红褐色。腹部红,中央色深,臭腺孔区域扁圆形,黑色,位于第4—5、5—6腹节间。腹部末端3节黑,腹面红色。

生物学

在西藏朗县海拔3200米处,8月上旬采到成虫;在吉隆2700米处,5—9月采到成虫,8月底采到若虫,土大黄上发生数量较多。
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西藏在麦穗上采到成虫。